徜徉在美麗的語文世界里 ——記臨汾市優(yōu)秀教研團隊、曲沃縣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

2022-04-20 09:59:39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語文教研組對老師進行評課議課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同學們,今天我們上首節(jié)線上語文課?!逗锿醭鍪馈愤@篇課文,大家都預習過了,說說看,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石猴剛出世時頑皮可愛,后來敢作敢為,大家推舉他成了王!”“石猴聰明伶俐,能為大家辦事,大家信服他!”“石猴寄托著作者吳承恩的理想,作者想把他塑造成心目中的英雄,他就成了王!”……

  4月15日,因為疫情,臨汾市中小學校開啟了線上教學模式。在曲沃縣實驗小學五(9)班的語文課堂上,郭曉敏老師和孩子們展開互動,孩子們踴躍回答,氣氛十分熱烈。雖然課堂由現(xiàn)場轉為云端,教學任務依然有條不紊落實,彈性指標評價依然有效進行……

  這是曲沃縣實驗小學線上語文課堂中的生動一幕。該校語文教研組被評為臨汾市優(yōu)秀教研團隊,也是山西省“基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語文教學行動研究”“統(tǒng)編小學語文評價標準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等課題研究的中堅力量,更是全國第八次課程改革中38個實驗區(qū)教研團隊之一。在66名語文教師中,有心細如絲、統(tǒng)籌全局的楊海旺校長,有富于激情、勇于創(chuàng)新的張艷紅副校長,有人淡如菊話如歌的王新紅主任,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鄧蓉主任,有舌燦蓮花的楊瑞老師,還有多次擔任主持人、朗讀者的段慧敏老師……他們?yōu)檎Z文學科注入了無限精彩。

美德的課堂

  “語文教研組是一個學習型團隊,課堂教學充滿激情,語文賽課創(chuàng)造奇跡,讀書沙龍有聲有色,教學研究錦上添花。在這個和諧共進的團隊中我得到了快速成長?!边@是2021年新入職老師李瑤的感言。

  從2017年秋一年級語文老師與統(tǒng)編教材相遇,到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tǒng)編語文教材,如今已走過5個年頭。如何讀懂統(tǒng)編教材的編寫理念?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研組一直在思考、在探究、在摸索。

  2018年10月,該校30多名語文教師南下江蘇,聆聽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育專家陳先云的培訓講座,目睹了江蘇名師的課堂風采,他們深受“震動”。回來后老師們人人寫感受、寫建議,并開展了《語文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等專業(yè)書籍的閱讀,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育境界。語文教研組將“培根鑄魂、啟智增慧”寫入課堂教學核心,要求老師們用足、用好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從立德樹人的高度把握教科書,全面提升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方面的素養(yǎng)。

  教研組成立了名師工作室,通過師徒結對、開展賽課等,帶領全體組員踐行新課程理念。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和審美價值發(fā)揮到極致。例如在一年級《夏夜多美》課堂上,呂佩佩老師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美麗的夏夜中進行學習,課堂上通過聽大人和孩子講故事,自己讀故事,同桌互讀,小組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等多種方式帶領孩子們體會夏夜的風景美,感悟小動物們“樂于助人”的心靈美。在五年級下冊《手指》一課中,王琴老師帶領學生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學習,掌握寫法,品味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最后采用小游戲的形式,讓學生體悟到“團結就是力量”。還有劉玲玲老師的《父愛之舟》被推為學校優(yōu)質課,她以 “領會父愛、孝敬父母”為情感教育目標,以文中多次提到的“姑爹那只小漁船”為中心,結合父親與“我”逛廟會、父親送“我”去上學等經(jīng)歷,指引小學生在閱讀和探究中,從作者的娓娓道來與心理描寫中,領略父愛的偉大和默默無言……

  “從孩子們的認知和興趣著手,采用孩子喜聞樂見的看、聽、唱、說、學等方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背景資料要準備充分,教材挖掘要適當”“音樂和圖畫的渲染也是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老師們精雕細琢的語文課堂,流淌著美德與詩意,讓學生沉迷其中,不僅喚起了他們內心的真善美,而且刻上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

靈動的師生

  “孩子們手執(zhí)教鞭、聲音洪亮地在黑板前講課,遇到不會的地方,其他同學上前補充,交流那么認真,討論如此激烈,太有活力、太有創(chuàng)造力了……”這是家長代表蘇靜的留言。

  近年來,本著為學生減負的初心,校領導和老師們積極探索,自主構建了小組合作式“五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反饋—點撥提升—當堂檢測)課堂教學模式。在構建這一模式中,如何建立小組文化,如何結對子,如何預習、對學、群學,如何展示、質疑、補充,何時點撥、怎樣評價……一系列問題考驗著他們的智慧和勇氣。

  這期間,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壓力,作為班主任的語文老師一面向家長解釋著課改的意義,一面在課堂中實踐著、改進著、堅持著。課改要推進,先要發(fā)動和解放學生。他們召開班會,向同學們講解課改理念;每個小組定組名、組徽和組號,寫下小組格言;先培訓班干部和小組長帶頭“講課”,由點帶面鼓勵更多學生上臺展示……

  一段時間以后,學生有了驚人的超越。在經(jīng)過充分的發(fā)動和培訓后,他們勇于展示,狀態(tài)積極,有的觀點和思路超乎老師想象。語文老師在打造課堂的同時,也重塑了自己。李婷、劉玲玲、李霞、肖麗等老師因課堂出彩受邀到省內外作課、講座,她們被省教育學會評為山西省課改名師,學校被評為課改名校,“五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模式蜚聲省內外。

  課改最大的成果,是學生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家長觀摩課堂都會驚喜不已:小組交流合作,學生上臺“講課”,聲音洪亮、思路清晰、板書端正,答到圓滿之處,全體師生掌聲通過?!斑@是以生為本的課堂!”“這是高效快樂的課堂!”家長們發(fā)出嘖嘖贊嘆。

書香的校園

  “雖然疫情使我們不能如期舉辦線下讀書節(jié),但我們依然會分享讀書心得、制作繪本,不辜負這個美麗的春天,不辜負每一個愛我們的人!”這是五(3)班同學在班級群里說的一段話。

  曲沃縣實驗小學有著悠久的讀書傳統(tǒng)。2006年與教育名家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美麗邂逅,校園從此氤氳在書香之中。老師們每學期都會確定讀書篇目,如今已讀過《我的教育理想》《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教師的語言力》等專著。寫隨筆成為他們的習慣,分享教育智慧,拓展教育生命,播撒愛的種子,助力孩子們放飛斑斕的夢想。

  語文教研組將閱讀列入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工程,每年春天都會舉辦讀書節(jié)。班級誦讀是一道動人的風景,孩子們笑靨如花、神情專注,唐詩、《論語》、《三字經(jīng)》被他們誦讀得抑揚頓挫、韻味悠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刻印在他們腦海中。圖書漂流、圖書跳蚤市場、書香家庭評選凝聚著語文老師的心血,促使讀書活動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小小書簽、好書推薦、讀書心語、閱讀記錄卡、讀后感受、思維導圖、手抄報、親子共讀、讀書繪畫等讀書成果精彩呈現(xiàn),滋養(yǎng)了孩子們的童年,潤澤了孩子們的生命。

  今年,雖然疫情阻礙了線下讀書節(jié)的舉辦,但讀書依然在進行。教研群里,老師們分享讀書心得,個個口吐蓮花,妙語連珠;班級群里,孩子們按時閱讀打卡,文字感想拍照上傳,有的班級還舉行了視頻讀書會……

  “語”露伴書香,善研“文”思遠,行走在語文教學的路上,老師們收獲了一路花香一路碩果!

  記者 郭璞 文/圖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