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她在路邊擺“急救地攤”

2023-05-14 11:14:1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5月12日電(記者王菲菲、唐詩凝、徐偉)每到傍晚,山西省長治市八一廣場的櫻花樹下,一個不太尋常的地攤就擺起來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訓練機、心肺復蘇模擬人、40厘米長的塑膠娃娃、海姆立克急救馬甲等整齊排列,吸引了不少過往行人的注意。

  “你們好,我講急救知識,愿意聽一下嗎?”看到有路人停下腳步,范潞霞馬上抓住機會,“黃金4分鐘是特別緊急的,一定要學會急救,不能眼睜睜看著生命流失掉!”

  范潞霞今年52歲,是山西省長治市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的一名護士。從2011年開始,她堅持用業(yè)余時間走上街頭,為路人講解急救知識。

  “首先確認周圍環(huán)境安全,然后判斷病人反應?!薄拔襾頁尵龋麚艽?20,你去拿AED!”范潞霞一邊模擬急救場景,一邊詳細講解急救要領。

范潞霞在講解異物卡喉時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法進行急救。新華社記者 徐偉 攝

  范潞霞說,選擇以擺地攤的形式普及急救知識,是因為面對面的現場教學比視頻更直觀、更有效?!跋M銈兡軌蚶媒裉鞂W的知識爭取‘黃金4分鐘’,給生命多一次機會!”在講解急救知識的過程中,范潞霞一遍遍地重復著這句話。

  從業(yè)30多年,范潞霞見過太多因錯失“黃金4分鐘”而死亡的病例。她記得有一次經過急診科,聽到里面?zhèn)鱽肀吹目蘼?,同事告訴她,那是一位15歲左右的男孩,事發(fā)時未能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沒能搶救回來。

  她相信,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識,悲劇或許就不會發(fā)生。

范潞霞在為市民義務講解急救知識。新華社記者 徐偉 攝

  10余年來,哪里人多她就去哪里,熱鬧的街頭、電影院門口、公園里、學校外……“下班之后,只要我還有力氣,就一定會出去講急救”。

  生活中,范潞霞熱心開朗、正能量滿滿,遇上能幫忙的事總愛幫一把。朋友總結她有三大愛好: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然后就是講急救。一件事堅持十幾年,身邊的人都覺得她不容易,可范潞霞自己卻覺得不算什么,“只要喜歡就不會覺得累,這是能給我?guī)砜鞓返氖隆薄?/p>

  去年,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來范潞霞的攤位前學習急救知識。沒過幾天,5歲的小女兒吃橘子被噎住,9歲的兒子馬上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救助,女孩最后成功獲救。

范潞霞借助塑膠娃娃講解嬰兒急救要領。新華社記者 徐偉 攝

  這些年,范潞霞聽過好多這樣的故事,“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自己也更有勁了”。

  1992年,范潞霞進入長治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工作,科主任是全國第一枚白求恩獎章獲得者趙雪芳。“她對我的影響太大了?!狈堵合颊f,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她向趙雪芳學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患者至上、無私奉獻”。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比缃?,在急救知識普及的這條公益路上,隊伍越來越壯大,長治市人民醫(yī)院成立了“雪芳巾幗志愿服務隊”,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優(yōu)勢,為更多的群眾提供服務。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