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東李村:黃瓜藤下話光景

2018-07-06 09:17:04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訊 盛夏時節(jié),瓜果飄香。6月26日,記者走進襄汾縣景毛鄉(xiāng)東李村的一個蔬菜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綠油油的黃瓜藤蔓排列整齊,一根根黃瓜掛滿枝頭……

  “這個大棚占地有2畝,種的是黃瓜和西紅柿,今年4月份蔬菜第一次結果,銷量特別好,有的客商就站在棚外等著,剛摘下的蔬菜直接上稱就變成了現(xiàn)金,我家的‘錢袋子’是越來越鼓了!”看著掛在藤蔓上的黃瓜,東李村的村民王海洋樂呵呵地說,“第一季的采摘期已接近尾聲,這段時間我打算把黃瓜、西紅柿的秧子清理一下,準備栽植新苗。”

  今年41歲的王海洋是東李村“資深”的大棚蔬菜種植戶,也是全縣第一批開始種植大棚蔬菜的人。1998年,在襄汾縣政府的幫助下,王海洋家建起了第一個大棚,“以前家里種的是小麥、玉米,一年到頭10畝地才能賺3000余元。后來,縣里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我就積極響應。還記得第一年大棚里結了一根5公分長的黃瓜,我們全家圍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分著吃,那是我第一次吃黃瓜,當時感覺特別好吃,干這個一定不愁賣!”

  “市場最有說話的權利,技術如果不跟進,產品的質量就不好,也不會有客商來購買。這方面縣里給了我極大的幫助,每個月都會派農技專家到田間、農戶家里進行技術指導,還從山東請來了大棚蔬菜種植專家手把手教我們種植技術?!比缃瘢鹾Q蟪闪水?shù)胤N植大棚蔬菜的“土專家”,只要有時間就組織村里的種植大戶一起去河南、山東、翼城、曲沃等蔬菜基地考察,學習最新的種植技術。

  2008年,東李村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場,王海洋將采摘的新鮮蔬菜直接運到市場進行交易,吸引了各地的客商前來搶購。為了進一步拓寬銷路,2017年,在王海洋的帶領下,村里又成立了眾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他跟當?shù)乜蜕踢M行聯(lián)合,一起外出尋找新市場。如今,東李村的黃瓜、西紅柿等農作物已銷往晉中、太原、西安等多個城市。

  眼下,新一季的蔬菜陸續(xù)開始栽植,王海洋說:“等到了采摘期,預計一畝地可采摘近1萬公斤蔬菜,按1元的批發(fā)價算,收入可達2萬元,我家現(xiàn)在有6個大棚,一年下來收入10萬元不成問題!”

  記者 段小婷

把扶農套餐送到家

  扶農政策農民贊!近年來,我市采取產業(yè)幫扶、社會保障兜底、社會力量幫扶等措施,通過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yè)等方式,幫助低收入農戶致富奔小康,廣袤的農村大地出現(xiàn)了可喜的新氣象,扶農政策贏得了廣大農民的由衷擁護。

  政策好還要落實好。下一步,我們要繼續(xù)穩(wěn)步實施精準幫扶措施,深入推進各項幫扶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進一步夯實低收入農戶增收基礎,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一個也不掉隊。

  仲夏時節(jié)正是農民大顯身手的有利時機,發(fā)展一個特色產業(yè)、帶動一方群眾增收,這正是當前我市抓好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重要抓手。我們要搶抓農時,切實把各項扶農套餐送到家,為農民送去增收致富的“及時雨”。(錫剛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