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從小到大,史智輝最好的伙伴就是書籍,透過閱讀這道門,他進入了一個精彩富有的精神世界。
現(xiàn)在,站上三尺講臺,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借著這個崗位,帶學生結識那些他們應當享受的世間好書。
雖然他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師,但他的課堂從不僅局限于政治教學,他熱切地希望引導學生進入書的世界,讓教育可以經(jīng)由書籍延伸到更遠的未來,產(chǎn)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與書結緣
史智輝給記者講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他的家鄉(xiāng)大寧,一歲生日抓周是一件盛大的事情。1989年,他一歲抓周,抓到的是一本泛黃的舊書——《中國民間童話故事》。當時,憨厚樸實的父親堅定地認為:“我娃以后就是讀書的料”。
小學畢業(yè)后,父親堅持送史智輝去縣城二中讀書。在那里,他遇到了兩位對他的人生起到了巨大啟蒙作用的老師。受他們的影響,在對知識的汲取上,史智輝的眼光開始向四面八方進射?!拔夷菚r的班主任叫譚志俊,一個很有情懷的物理教師。他自費購進一批圖書,在教室的后面設了一個圖書角。
沒有人知道我那時內(nèi)心的興奮,多少個周末的下午,我就一個人坐在教室里安靜地閱讀那些書籍,現(xiàn)在想來真是一種奇妙無比的體驗?!碧崞鹉嵌谓?jīng)歷,史智輝的眼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緊接著說道:“當時還有一位老師對我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他是教語文的馮月恩老師。馮老師并不帶我課,但聽說我很喜歡閱讀,他就把自己訂閱的書刊拿給我看,《讀者》《小小說》《雜文選刊》……我?guī)缀跻黄诓宦涞刈x。更為重要的,馮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他會跟我分享他的一些閱讀體會,也會時不時詢問我最近的閱讀收獲。有時候,我們會就一個問題展開爭論,忘記師生身份,忘記時間。”那段沉浸在書籍中無比充實快樂的時光給史智輝留下了幸福溫暖的回憶。
中考過后,史智輝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臨汾市第三中學,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呈現(xiàn)在他的面前??臻e時,他經(jīng)常去一家叫青蘋果的書店看書,周末則喜歡去新華書店,在那里,他常常留連忘返,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那時他還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好地方,那便是散落在各條街道的“2元店”,他在那里以極低的價格淘來不少好書,芒克、北島、塞林格、王小波、喬斯坦·賈德……這些都是那時了解到的人物。
由于愛好閱讀,史智輝當時還是學校春芽文學社的社長,他與一群愛好文學的同學聚在一起,做論壇、辦講座、編報紙,雖是小打小鬧,卻做得有聲有色。
史智輝說,是讀書給了他另一個世界,使他認識到一個人的精神可以多么富有,透過書籍,人的眼光可以看到無限遠處,向四面八方拓展,看到無限深處,向內(nèi)在生命探尋。
創(chuàng)辦“里仁”讀書會
2009年,史智輝進入華東師范大學讀書,在這所英才輩出、開放兼容的高等學府,他日漸成熟的思想像魚兒般自由馳騁。
2010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史智輝做完家教后在上海一個叫季風書園的書店看書,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農(nóng)民工模樣的青年在書店的角落里安靜而專注地閱讀亞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學》。作為一個政治學專業(yè)的學生,史智輝深知這不是一本輕松好讀的書,但這位青年卻在繁重辛苦的工作之余,還能如此專注認真地看書,仿佛游離于這個喧囂的世界之外。那一刻,史智輝想到一位詩人的話:即使命運之舟安排我停留此地,我也要聽從心的召喚,去往更遠的地方。他感慨,讀書與不讀書,我們的世界真的會差別很大。
2011年,史智輝與幾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華東師大5號公寓樓狹小的活動室內(nèi),創(chuàng)辦了“里仁”讀書會,通過搭建一個閱讀交流的平臺,讓更多愛閱讀的人可以從中受益。讀書會每周召開一次,閱讀書目提前確定,主題發(fā)言人組織交流討論。每學期出一期《里仁學刊》,刊載成員的讀書體會及讀書會的交流成果。
“里仁”讀書會創(chuàng)辦后,會員們始終秉持“獨立、信仰、自由、擔當”的宗旨,讀書會友,修身濟世;始終貫徹“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傳統(tǒng),平等交流,自由發(fā)聲。以讀書會為平臺創(chuàng)辦的《里仁學刊》也漸漸成了眾多成員心中不滅的精神燈塔。如今,盡管史智輝已畢業(yè)兩年有余,但這個純粹的讀書組織依然在華東師大的校園里生生不息、不斷壯大。
不喧嘩,自有聲。
閱讀使教育延伸到更遠的地方
2013年9月2日這一天,史智輝會永遠牢記,當時他剛剛成為臨汾市第一中學的一名政治老師。那一天,當他講完第一堂課后,在課件的最后一頁,他向學生推薦了一本書,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土中國》。
當時一位學生不解地問:“老師,這個需要記嗎?跟今天學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聯(lián)?”史智輝笑著告訴她:“這跟這堂課沒有直接的關系,但跟你今后的人生可能會有關聯(lián)?!鄙线^史智輝課的學生都知道,這是每堂政治課都會有的環(huán)節(jié)——“本講推薦閱讀”。而如今,對待推薦書目,學生們已從最初的困惑變成了現(xiàn)在的期待,而這個授課環(huán)節(jié)也已持續(xù)了兩年時間,共計推薦圖書88本,涉及文史哲政經(jīng)法社等多個領域。史智輝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推薦的書漸漸出現(xiàn)在了學生的書桌上,出現(xiàn)在他們的作文中,出現(xiàn)在他們主持的班會中,甚至出現(xiàn)在他們?nèi)粘5难哉Z表達里。
史智輝說,他知道對于更多的學生而言,這些書他們并不會去閱讀,但這并不要緊。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也許悄無聲息中就種下了一顆閱讀的種子。當有一天他們有時間了、有心情了、有能力了,就會走進閱讀的世界,亦或許還會影響更多的人。
做班主任的這兩年,每當班里有學生過生日時,他都會送一本書作為生日禮物,學生取得進步時,他的獎品往往也是書。兩年來,他累計送出了50多本書。漸漸的,他也開始收到一些學生贈的書,師生之間因為書有了很多難忘的記憶。
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本質上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史智輝說,引學生走上閱讀之路,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可以對他們產(chǎn)生深遠并持久影響的好事,他想通過一切途徑來拉近學生與書的距離,希望在不經(jīng)意間能為他們打開一道門,通往知識、通往神圣的精神王國。(李衛(wèi)紅)
責任編輯:席沛釗